客服电话:066-3852-6834人工服务:066-3852-6834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真诚沟通,热情,耐心,敬业。解决客户问题。魏建國:這次出海搶來的訂單,能養活一些小工廠三年
就出現在哪里,外貿就是
隨時隨地作為預備役的統一編隊
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出口一直在中國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2022年以來,國際環境風云變幻,外需受到很大沖擊,給外貿行業帶來較大壓力。此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強調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
在外需走弱的情況下,中國外貿業將會如何發展?近期企業“組團出!蹦苡卸啻笫招?中國如何擴大和吸引外資?《中國新聞周刊》專訪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
外貿是經濟發展的預備役
中國新聞周刊:出口是支撐中國經濟的一大支柱,但最近“外需不足”成為常被討論的關鍵詞。2022年4月份,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加0.1%,此后有所回升,到11月,增速又降到0.1%,外貿面臨著哪些風險?
魏建國:2022年11月外貿進出口總值增速降到了0.1%,但這并不意味著外貿走弱。
第一,我們看一個國家的外貿形勢,從來不以單月計算。今年因為國際上的不穩定因素非常多,別說單月,單周都有很大的變化。第二,它的下降是因為俄烏沖突和美國連續4次加息,這是臨時現象,在國外司空見慣,所以增速放緩也不要怕。我相信12月很快會補上來,從外貿規律來講,每年的11、12月會有一個小翹尾,因為除了圣誕節之外,還有新年假日以及第二年的整體供貨,只是今年尾巴翹得比較小。
外貿面臨的風險,主要關系到四個方面。第一,從歐洲來看,由于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它會把歐洲的一些工廠,尤其是尖端工廠搬到美國去。目前看來,歐盟沒有任何還手之力,他們既沒有討論這個問題,同時也沒有回答。因此明年歐盟經濟將全面進入衰退,這是大家所擔心的。第二,俄烏沖突以后,很多能源價格上漲,導致了大批中小企業的停產、破產和轉移。第三,美國持續通脹后,老百姓的收入減少,需求也會減少。第四是貿易保護主義,如果在外需降低的同時,又迎來了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的外貿企業將是很大的考驗。
但能不能說外需走弱,就會影響到對中國商品的需求減弱呢?不能畫等號。全球需求減弱是個大勢,但對中國商品的需求和認可,我認為完全是事在人為。最近一些企業組團搶訂單,都獲得了非常好的結果,這是很不容易的。
中國新聞周刊:2022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了明年的五大工作重點,首要是著力擴大國內需求。面對外需不足的挑戰,你如何看明年外貿的表現?
魏建國:中央提出2023年要著力擴大內需,以此拉動我們的整體經濟。我認為,如果以打仗來形容,打仗有預備役,哪里有困難,就出現在哪里,外貿就是隨時隨地作為預備役的統一編隊。因此外貿今年任務還是很重,我們應該在外貿形勢好時未雨綢繆,以此能主動開始轉型。在以消費拉動內需的主循環下,外貿能幫助、支撐經濟,起到輔助的作用,所以外貿也不能夠被輕視。
中國的外貿企業已經不是20年前甚至10年前的外貿企業了。20年前我們加入WTO,現在已經從全球的供應鏈、產業鏈的中下端向中上端發展,韌性是很強的。外貿有足夠的底氣,來自于我們強有力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因此我認為,2023年外貿依然有可能像去年一樣,甚至對經濟作出比去年更大的貢獻。
中國新聞周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五大工作重點中,第四點是擴大和吸引外資。近兩年,一些產業鏈和外資顯現出撤出中國的跡象,前11個月外企進出口的增速只有0.1%,同時占比下降到33.1%,應采取哪些措施來擴大和吸引外資?
魏建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明確要求,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也要更大力度穩外貿。所以更大力度這四個字是2023年外貿的重要方向。
今年我們要持續推進高水平的對外開放,第一,要擴大市場準入,負面清單還要接著“瘦身”。第二,加大現代服務業開放力度,按照WTO的服務業分類,有98個類型,牽涉到金融行業、船舶運輸、物流,甚至是文體衛生與健康養老等,F在我們還沒有開放現代服務業,打開以后就等于讓更多的外資進來。
此外,我們要像RCEP那樣積極加入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指出,要主動對照相關規則、規制、管理、標準,也就是說我們要出臺一些有利于吸引外資的規章制度,打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為主的市場體系,這都為下一步整體開放做好準備。
2023年會密集出臺更多開放政策,主要就是加大力度吸引利用外資。我建議各個省市都行動起來,哪一個省市能夠在營商環境上面下功夫,從制度、管理、標準、規制上利好外資,就能搶得先機。此外,中西部地區有一定的潛力,只不過現在這種潛力還沒有發揮出來。中西部地區的勞動力成本比較低,另外“一帶一路”沿線的鄭州、成都、四川、武漢等,有機會逐漸成為物流集散地,不僅會減少整體物流成本,也會吸引更多外商投資。中西部地區要做好思想準備,擁抱轉移、承接轉移,讓更多全球資本、信息、技術、人才在本地生根開花。
要把出海搶訂單作為常態化做法
中國新聞周刊:2022年外貿受影響的原因之一是,國內大量進出口展會取消,據會展信息平臺展加網統計,2022年原計劃舉行1159場展會,只有292場展會開展。若2023年進出口展會有望恢復到疫情前水平,是否有可能使外貿行業迎來真正的反彈?
魏建國:大型國際展會非常重要。盡管疫情前全國有上千場展會,但在國際上的認可度一般,沒有對接上國際客戶的需求。展會不是把商品擺在那兒就能賣,上世紀70年代我們帶團到國外參展時,都是根據市場的需求、客戶的需要來下訂單的。中國是供應商,我們需要參加、舉辦受國際客戶認可的大型展覽,了解消費者的喜好,以市場倒逼生產,訂單量才會高。
疫情前,全國范圍內受國際認可的大型專業展有14個,綜合展8個,加起來才22個。中國是一個不太注重展覽的國家,而在國際上,從現在到2023年4月份,全球還將舉辦1522個大型的綜合展和專業展,包括電子展、家具展、消費品展,甚至牙科器械展。大型國際展會的經濟效益是驚人的,一個牙科醫療器械展,全球就有接近6000億美元的訂單,要知道11月全國出口總額也就3萬億美元。還有像人造關節展覽,現在全球一共有差不多500億美元的生意。
據我了解,國際上的1522個大型展,可能有700多個都舉辦不了,一是因為經費問題,二是因為場地。我認為中國應該爭取多主辦國際展覽會,承接全球大型展會,而不是我們另搞一套展會,會很花錢,而且組織得不好也很難取得好的效益。我們不僅要派團隊參加國外的展覽,也要把這些國外辦不了的國際展搬到中國來,搬到家門口來辦,我們在家門口就能拿到訂單,因此帶動產業鏈和供應鏈,讓更多的中小微企業受益。
中國新聞周刊:近期各地組織企業出海搶訂單,實際效果如何?從短期來看,圣誕訂單基本交付,從長期來說,隨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經貿周期向下,海外訂單也顯得較為困難。此時出海搶訂單,能改變出口的趨勢嗎?
魏建國:出海搶訂單的效果已經超出了我們的預料,它不僅體現了中國在外貿上的創新做法,更重要的是增進了全球客戶對中國商品的認可和肯定。我們這次帶回來的訂單,足以滿足一些小工廠三年的生產能力,花的錢是值得的。更重要的是,我們以后要把出海搶訂單作為常態化的做法,這是在全球經濟疲軟的情況下,讓中國的產品被更多國際客戶熟悉,能滿足更多消費者的要求,以此得到更多的訂單,這是很不容易的。
出海搶訂單是近幾年,尤其是沿海地區想出來的高招,應該說這對中國的外貿行業是很大的促進,今后還會進一步加強,要繼續向中西部地區發展,F在中西部地區難度比較大,主要是政府的補貼不能到位,另外信息也不對稱,出國參展要做很多細致的前期準備工作。
我很鼓勵外貿行業發揚“四敢”精神,也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的“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F在一些民營企業家沒有精氣神,提不起勁,我認為是沒有看到未來全球對中國商品的需求,沒有看到疫情后中國整體經濟的發展,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提振信心,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之后,現在也是民營企業家二次創業的好機會。我們的外貿業有基礎,在現在的情況下,民營企業家一定要勇于站出來,不要氣餒,更不要彷徨和猶豫。
記者:蔣芷毓
新任外交部长秦刚致辞
吴晓波:越来越多企业家认识到悲观是一种新的能力
2022数字版权保护与发展论坛顺利举办,发布2022数字版权保护与发展十大关键词
王晓萍任人社部部长
路通视信涉嫌信披违规被处罚预告 投资者索赔将启动
重磅!2022年基金"战况"出炉,他一人包揽冠亚军!指数型基金"大溃败",这类QDII成功霸屏(附表格)
金融稳定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国家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央行再贷款可提供流动性支持
《中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指数报告》发布 三大地区内部发展差距值得关注
保护老人远离“白肺”,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吴晓波年终分享:民营经济正在成为中国的树根经济
金湘军任山西省代省长
扎哈罗娃:不可接受!
诺瓦瓦克斯启动新冠-流感联合疫苗中期试验
彭兴韵、毕静:美联储激进加息及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外溢效应
辉瑞新冠特效药Paxlovid的冰与火
鱼跃医疗创始人吴光明的资本帝国
“2022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单”发布 11家企业营收过百亿元
受英镑贬值和大宗商品价格提振 英国富时100指数今年小幅收涨
中国证监会关于就《期货市场持仓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收官!茅台市值年内蒸发逾4000亿,金种子酒、古井贡酒逆势大涨
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时间,来了!
禁止发展境内新客户!刚刚,富途、老虎被证监会整治,股价大跳水!
今年,是100年来财富损失最严重的年份之一
国内第三款新冠口服药获批,能否削减重症高峰?
国家发改委原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原局长张务锋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创业板"三创四新"迎来修订!守好创业板定位,新增明确研发指标,加码压实中介机构责任
夜视丽IPO:实控权不稳或触及审核红线 为管理层紧急启动“印钞机”
邦达亚洲:经济数据表现疲软 美元指数退守104关口
收盘丨2022年A股收官:沪指全年下跌15% 创业板指跌近30%
高银金融:呈请的聆讯已押后至1月20日 继续停牌